1. 华侨城背景介绍
1.1 公司发展简介
华侨城集团成立于1985年11月11日,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中央企业。从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经过28年的建设与发展,集团总资产近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400亿元,并培育出康佳集团、华侨城控股、华侨城地产以及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湾大酒店和威尼斯酒店等知名企业品牌。华侨城集团拥有的旅游、房地产、通讯电子等三项核心业务分别位居行业前列。
1.2 欢乐谷简介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华侨城成功开创了一种旅游+地产的全新独特的经营模式——即通过主题配套乐园拉动房地产均价,低价拿地成就高利润率,先旅游后地产带来超高利益,同时利用房地产快速盈利的特性促进旅游业务的良性发展。目前华侨城已衍生出三种具体发展模式——“欢乐谷模式”、“休闲度假模式”、“欢乐海岸模式”.
欢乐谷模式特点:
● 全国布局: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进军(深圳、北京、上海→武汉、成都)
● 城市区位:城市三四环区域,非远郊
● 开发规模:2000-3000亩
● 用地配比:乐园:住宅=1:1
● 主题公园用地规模:800-1800亩
● 主题公园投资规模:10-20亿元
● 年游客量:200-300万
● 房地产业态:高尚住宅、酒店、商业
1.3 欢乐谷全国发展布局
随着深圳东部华侨城,深圳西部华侨城,北京华侨城,成都华侨城,上海华侨城,云南华侨城,西安华侨城,天津华侨城,武汉华侨城,及泰州华侨城多个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和高尚居住社区的先后投资建设,华侨城集团全国发展的战略布局已经形成
2. 个案解析——武汉华侨城
2.1 武汉华侨城规划图
3. 武汉华侨城数据研究
3.1 开发历程
3.2 武汉华侨城纯水岸住宅板块营销情况
附注:
单位建安成本:2000元/㎡
税费:按总销售额(13%)
营销成本:按总销售额(3%)
3.3 基本投入与营销情况(数据收集)
3.4 地产及游乐园收支平衡表(数据测算)
注:假设游乐园每年门票收入与支出持平,仅计算房地产收入与前期买地及建设游乐园的收支情况
计算可见,以房地产的收入需约5-6年收回购买土地的支出及建设游乐园的成本支出。
1. 华强集团背景介绍
1.1 公司发展简介
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79年,是一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大型投资控股企业集团。经过三十多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以文化科技产业、云产业、电子信息高端服务业、商业地产、金融服务业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目前,华强集团拥有90多家投资企业,拥有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
公司采用电子专业市场+房地产的模式在全国扩张,一方面通过销售住宅回笼现金流,另一方面通过将成功运营的电子专业市场用于银行抵押获得发展的资金,同万达模式和宝龙模式相一致。
1.2 方特简介
从2005年开始,深圳华强集团就开始设计研发中国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其开创的 “方特欢乐世界”和 “方特梦幻王国”,被称作 “中国的迪士尼”。另外,深圳华强集团即将在多地兴建另一座主题公园——方特影视乐园。目前,华强又创造性的设计并规划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主题公园--非物质文化博览园。
其中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是中国第一个完全自己规划设计、建造的高科技主题公园,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园中的绝大部分主要景点项目均为自行研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了当今世界主题公园项目的顶级水平。
1.3 方特全国发展布局
已在芜湖、沈阳、青岛、泰安、天津、株洲、郑州、汕头、重庆、南通、厦门等多地投入运营,并出口至伊朗和乌克兰、南非等国。
2. 个案解析——芜湖华强城
芜湖华强城规划图
华强城社区房地产用地自然形成10个独立地块,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分别以澳然天成、颐景湾畔、德邑风尚、丹荷瑞立、伊顿津桥、城市客厅、雅典奥林、英伦故事、赛纳丽城、美家印象世界十大风情文化作为主体建筑设计风格。
3. 芜湖华强城数据研究
3.1 发展状况
3.2 地产收支状况
3.3 芜湖华强城地产板块总数据
3.4 公司经营状况(净利润)
3.5 数据启示
根据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各年年度报告可知,2009年芜湖市华强旅游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开始盈利,其中2011年市场萎缩,公司销售受阻,净利润为负,之后各年均为盈利,到2013年底,总净利润为3.86亿元。
从2009年公司盈利,此时已开盘的楼盘为德邑风尚和澳然天成,总建筑量为40.18万方。
到2011年公司,已经完成为德邑风尚、澳然天成、伊顿津桥三处楼盘销售,美加印象一期开盘。销售面积达60万方,此时与前期主题公园投入大概持平。
截止到2015年1月G01地块 建成一个主题公园 ——方特欢乐世界,10个房地产用地地块已开发7处,商业地块尚未开发,地产项目开发仍在继续。